電話:400-9955-880
看天下聽八方金庫君 2020-06-30 17:28
摘要
近日,各大主流財經媒體報道,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消息一出便引發市場廣泛討論。6月28日晚間,證監會在回答記者問時表示,已關注到媒體報道,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
次日,《上海證券報》采訪銀行相關人士均回應稱,目前未得到相關消息,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證監會和銀行不否認、不予置評的態度,更加激起了市場的濃厚興趣。
法律障礙和政策窗口
盡管市場反響強烈,但商業銀行想直接獲取券商牌照,存在著法律障礙。
商業銀行想獲得券商牌照,那么《商業銀行法》和《證券法》則是兩道繞不過去的坎——這兩部在金融市場舉足輕重的上位法中,都明確了商業銀行不能混業經營。
自1995年《商業銀行法》頒布以來,經歷了2003年和2015年兩次修訂。但第四十三條中依然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托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而剛實施的新《證券法》總則第六條規定,證券業和銀行業、信托業、保險業實行分業經營、分業管理,證券公司與銀行、信托、保險業務機構分別設立。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不過,在現有法律給混業經營設置“障礙”的同時,兩部法律相關條款的最后都有“國家另有規定除外”的表述,給市場留出了相當大的想象空間和可操作的政策窗口。
也正是因為這八個字,市場分析人士猜測如果此次有關商業銀行獲取券商牌照消息準確的話,大概率將是以國務院特許或者授權的形式批準商業銀行獲取牌照。但這也決定了短期內,尤其是在法律條款沒有修訂前,先行先試的可能性比較大。
分業和混業之爭
有不少分析者對混業經營充滿了疑慮,對此,金庫君表示理解,畢竟上世紀的經濟危機已經給人們敲過警鐘。
1929年危機前,商業活動空前繁榮,大銀行憑借雄厚的資本,一手攬儲,一手投資,混業經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摩根銀行。隨著大銀行不斷地信用擴張,加杠桿,最終釀成了巨大的金融危機。
1933年,美國出臺了格拉斯斯蒂爾法案,嚴格限制了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邊界,禁止了混業經營。龐大的摩根銀行也被一分為二,商業銀行部分變成了摩根大通,投資銀行部分變成摩根士丹利。
隨著經濟的復蘇,對銀行業混業經營的限制放松,一些全能銀行也就逐漸出現,最具代表的就是德意志銀行,既是能夠攬儲放貸的商業銀行,也是歐洲第一大投資銀行。
但是,國內的金融市場也有著自身的特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過往分業監管顯然應對不了危機,以央行為首的“一行三會”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應運而生。
2017年,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爐,銀監會保監會合并為銀保監會。銀保監會的成立,對金融子行業而言,意味著銀行、保險、信托三大牌照進入混業監管,但證券依然處于單列狀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也一直延續至今。
可見,混業經營是未來中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
商業銀行該如何“混業”
目前,主要國家的混業經營模式可以分為三類:全能銀行、銀行母公司、金融控股集團。三種模式各有優劣,都是可行之選項。
全能銀行模式的代表國家是德國,全能銀行以業務部門為服務載體,在銀行內部設置不同的部門開展業務,既可以做存貸匯等傳統商業銀行業務,也可以做證券經紀、投行、保險等業務。全能銀行模式,業務協作能力較強,但風險隔離較差,容易引發風險在不同業務間的傳導。
銀行母公司模式的代表國家是英國,銀行作為母公司,下設券商、保險等子公司,開展不同的金融業務。代表銀行為匯豐控股。銀行母公司模式可以實現銀行本體與券商等子公司間的較好協同,風險可以隔離。
金融控股集團模式,與銀行母公司模式有點類似,但存在較大差異。該模式以金控集團為母公司,下設銀行、券商、保險等子公司。美國、日本均實行該模式。國內的中國平安、中信集團、光大集團等也是金控集團。金融控股模式中,銀行與券商為兄弟公司,雖然業務風險隔離較好,但業務協作較難。
綜上,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是否意味著銀行母公司模式是混業經營的方向,還有待觀察。
縱觀中國金融史,很多金融機構都脫胎于銀行,早年間中國的金融機構也只有銀行,所以券商跟銀行其實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海通證券就脫胎于交行。
再比如,受國內分業監管限制,國內五大行在境內均不直接經營證券業務,旗下的證券公司主要在香港展業,中銀國際證券雖然在國內展業,但其實為中國銀行的孫公司,通過在香港的中銀國際控股間接持股。
金庫君認為,不論分業還是混業,只要利于隔離風險,又能較好地實現銀行業務與券商業務的協同,做大業務,就是成功的。
上周末,銀保監會在其官網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該問答對近期引發民眾熱議的“銀行存款遭莫名質押”事件進行了表態。
10月底,渤海銀行深陷“28億存款遭莫名質押”事件后,另一家大型股份行浦發銀行也被一公司報稱“自家近3億元存款被銀行莫名質押”。
上周末,倆公司的28億元存款被銀行方面“莫名挪用”,刷屏了銀行圈。作為儲戶的兩家公司通過媒體渠道怒懟渤海銀行南京分行。
尊敬的會員:
歡迎回到金庫網這一全國理財師的網上家園。2021年11月10日,您加入了金庫網的會員大家庭,獲得了上千門精彩好課的暢學權益,并享有直播課免費參加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