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
在系列課中,我們為什么將國內資本市場作為重點內容來講解?加息周期對國內資本市場有何影響?
因為在過去三年里,國內資本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各項資產表現不佳,這使得我們在職業發展中對未來市場前景感到擔憂。通過深入剖析國內資本市場的認知和當前市場狀況,幫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市場邏輯,以便在與客戶溝通或處理業務時能夠有更明確的表達。在全球貨幣緊縮的大背景下,雖然中國沒有跟隨美國加息,但由于經濟交往并未減少,我們的降準降息幅度有限。這種情況下,如果執行過分寬松政策會帶來匯率等多方面壓力,因此無法通過寬松政策有效刺激經濟。同時,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上行,無風險收益率提高,降低了風險資產的吸引力,這也是過去三年國內資本市場表現不佳的重要背景之一。
-
要點
今天這節課的主題是什么?
今天這節課的主題是關于國內資本市場投資的關鍵認知提升,旨在幫助大家了解和把握當前國內市場的實際情況以及其未來發展趨勢。
-
要點
我們如何開始分析2024年及未來幾年的資本市場環境?
分析從理解當前市場環境的根本驅動邏輯入手,首先回顧并解釋過去幾年市場狀況,特別是2023年的情況。盡管疫情結束,但經濟并未如預期般全面反彈,我們需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
要點
過去三年除了疫情,還有什么關鍵因素影響了金融市場表現?
過去三年,除了疫情的影響,全球范圍內發生了本世紀最大規模的通脹和加息周期。尤其自2021年8月起,美聯儲開始了快速加息進程,導致全球貨幣緊縮環境持續了近一年半的時間。
-
要點
在全球緊縮的大背景下,我國的貨幣政策選擇是降準降息,但實際反映在經濟中的貨幣條件是什么樣的情況?
在全球貨幣緊縮的傳導過程中,我們以實際利率觀察發現,從2021年開始,實際利率水平在持續上漲,這表明我們正經歷著一個貨幣緊縮的過程。這種緊縮環境不僅受到全球緊縮循環的影響,也與我們的政策選擇有關。
-
要點
這種緊縮環境導致了什么現象?有哪些資產表現可以證明這一現象?
緊縮環境導致所有資產都在下跌,包括房價、股市、商品以及CPI等。當幾乎所有資產都在貶值時,有人稱之為通縮,但我并不認為這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通縮。這更多是貨幣緊縮周期的表現。
-
要點
全球緊縮對我們的傳導和政策選擇有何影響?
全球緊縮對我們的傳導與我們的政策選擇密切相關。比如日本,在全球緊縮背景下選擇維持負利率和量化寬松政策,使得其資產價格上漲,但代價是日元貶值至過去30年來的最低水平。我們既要面對全球緊縮的傳導,也要做出相應的政策決策,并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
-
要點
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狀況如何?對整體經濟有何影響?
過去三年,我國房地產市場從頂峰狀態持續回落,銷售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大幅下降,回到了15年前的水平。房地產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深刻且廣泛,不僅涉及產業鏈上下游和金融安全問題,還體現在貨幣流通速度上。
-
要點
盡管貨幣增速不低,為什么我們仍然感受到緊縮?
雖然M2貨幣增速在過去幾年較高,但貨幣總量在短短四年間增長了100萬億,但實際上并未造成明顯的“空轉”。問題出在貨幣流通速度上,由于疫情后經濟活動受限及房地產市場的低迷,貨幣流通速度明顯下降。
-
要點
房地產市場低迷如何影響貨幣流通速度?
疫情結束后,隨著旅游、餐飲等活動的恢復,貨幣流通速度理論上應有所反彈,但實際上卻出現了下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低迷嚴重影響了貨幣流通速度,因為中國人最大的一筆開支就是購房,當房地產成交量大幅下降時,貨幣資金周轉和流動的效率遠低于房地產市場的規模。
-
要點
房地產成交回升程度對未來貨幣環境有何影響?
未來要觀察房地產成交回升的程度,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其成交活躍度將直接影響貨幣流通速度及整體貨幣環境。若房地產市場能夠回暖,有望改善當前貨幣緊縮的狀況。
-
要點
房地產對財政政策有什么影響,尤其是在2023年中央財政的情況如何?
在2023年,中央財政在年底做了調整,赤字率達到了3.8%,超出了通常認為的安全水平3%。這表明中央財政在2023年整體上保持積極和寬松的政策取向。然而,由于房地產狀況導致地方財政相對緊張,使得整體財政支出下降,進入一種緊縮狀態。具體表現為廣義財政的赤字率和支出占GDP的比例大幅下滑,形成了財政緊縮環境。
-
要點
這種緊縮環境對經濟復蘇帶來了什么影響?
2023年經濟復蘇期間遭遇了貨幣緊縮和財政緊縮的雙重緊縮效應,這種環境過去常發生在經濟過熱時,而現在是在經濟初步恢復階段,給資產價格金融市場帶來了重大影響。此外,在實體經濟層面,2023年經歷了產成品庫存的不斷積累和去庫存過程,尤其是在疫情結束后,實體經濟經歷了向下周期的疊加影響,包括庫存周期和房地產周期的同步下降,導致實體經濟狀況糟糕。
-
要點
設備周期和其他因素如何疊加影響經濟?
設備周期在2023年下半年開始見底回升,但在上半年仍處于下降趨勢,疊加了多個周期的向下影響,形成了一種去庫存的過程。這意味著企業利潤在下降,同時面臨貨幣緊縮的估值壓力,即戴維斯雙殺現象,這也是導致金融市場對未來信心缺失和擔憂的原因之一。
-
要點
全球經濟狀況是否不佳,以及對未來市場走勢的看法?
雖然有人認為全球經濟狀況不好,但實際上全球經濟表現還不錯。悲觀態度的人可能基于戰爭、沖突、制裁威脅等想象中的悲觀情景來判斷市場前景。但實際案例顯示,即使在經歷戰爭、恐怖襲擊等動蕩局勢的國家,如俄羅斯、烏克蘭、以色列等,其股市也在上漲。這說明不能僅憑表面的感覺來判斷金融市場反饋和未來機會,需要深入理解并破除這些情緒上帶動的錯誤看法。
-
要點
為什么整個資本市場股市權益上漲很難?
股市上漲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難,關鍵在于企業的盈利增長和利率水平下降。通常只要其中一項(每股收益或市盈率)能有所改善,市場就有上漲的可能性。例如美國股市,即使利率在下跌時利潤強勁,利率上升時也能保持上漲。
-
要點
2023年股市面臨的實際情況是什么?
2023年,中國股市面臨的情況是利潤負增長和實際利率大幅上升至2.4%,達到了本世紀最高水平。這導致了市場面臨利率上升和利潤下降的雙殺局面。
-
要點
對于2024年市場環境的看法是什么?
從2023年底開始,全球市場大背景發生變化,進入貨幣寬松周期的可能性很高。預計美聯儲將在六月或九月開始降息,并且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將經歷多次降息,進入降息周期。目前處于貨幣周期轉換的過渡期,即拐點,即使經濟尚未看到衰退跡象,但由于實際利率對經濟擴張的抑制作用以及潛在經濟增速的影響,利率水平仍有可能下降。
-
要點
美國經濟狀況如何,是否會出現衰退?美國財政狀況對經濟的影響如何?
美國當前的實際利率水平與潛在經濟增速之間存在足夠抑制力,即使經濟表現良好,也有可能因對通脹的抑制作用而調整利率并實現降息。不過,美國經濟堅挺至今,尚未出現衰退跡象,但經濟周期性波動會導致其在未來逐漸減速放緩,而不會立即進入衰退階段。2023年美國財政開支仍然積極,財政赤字水平接近5%,遠高于正常水平。疫情期間的一些優惠政策將在年底結束,而房貸利率較高會抑制購房需求,這些因素對實體經濟的緊縮效應會有延遲釋放,大約在2023年底至2024年初開始顯現。此外,2024年美國大選背景下,財政政策的積極程度可能受限,預計經濟增速將放緩但不會立即衰退。
-
要點
中期便利MF的規模變化能反映什么?
中期便利MF的規模變化可以佐證貨幣政策的緊縮情況。從21年初的5.4萬億到23年11月后的7.2萬億至7.3萬億,這一增長表明央行通過中期信貸便利進行的基礎貨幣投放持續上升。
-
要點
央行擴表2萬億的基礎貨幣意味著什么?
央行擴表2萬億的基礎貨幣意味著向市場投放了大量基礎貨幣,這些基礎貨幣通過金融體系轉化為高能貨幣,進而影響整個中觀層面的貨幣供應量,貨幣乘數的作用下貨幣總量得到顯著增加。
-
要點
補充抵押貸款PSL的作用是什么?
補充抵押貸款PSL主要用于土地市場的貨幣投放,從去年底至今年年初連續兩筆投放共5000億,并結合春節前的降準投放的1萬億,總計3.5萬億的貨幣投放顯示了貨幣政策從緊縮轉向寬松的明顯趨勢。
-
要點
除了量上的寬松,價格上的寬松表現為何?
價格上的寬松體現在存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上。春節前后,存款準備金率下調50個BP,更重要的是五年期以上貸款利率降低了25個BP至3.95%,并且這次降息是資產端和負債端同時降息的對稱降息,開啟了新的降息空間。
-
要點
對稱降息與不對稱降息有何不同?
對稱降息意味著同時下調存款和貸款利率,與之前疫情期間的不對稱降息(只降貸款利率)相比,對稱降息能保持銀行息差穩定,為未來的降息提供更多空間,預示著2024年及以后的貨幣政策將迎來拐點。
-
要點
庫存與利潤周期底部回升意味著什么?
庫存周期開始轉頭向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由負轉正并持續增長,預示著2023年及以后工業企業利潤規模將恢復性增長。同時,類似半導體、工程機械等行業都呈現出庫存周期見底回升的狀態,實體經濟將進入庫存周期向上的過程。
-
要點
房地產市場的政策環境有何變化?
從23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市場政策出現全面寬松的趨勢,一些核心二線城市甚至全面放開限購政策,這與過去相比形成了鮮明對比,為房地產市場帶來積極信號。
-
要點
在當前環境下,投資應注意什么?
在投資中應避免過于宏大的敘事,認識到市場并非直線下降,而是波浪式前進,即使對長期前景擔憂,也要理解市場的波動性和周期性。同時,充分理解大環境前后差異,理性看待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