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视频网站在线免费观看-黄视频网站在线看-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黄视频网站免费看-黄视频网站免费观看-黄视频网站免费

您有待付款訂單,請盡快完成支付

    歷史搜索

首頁 素質拓展 新公司法基礎及核心制度解析(上)
播放

新公司法基礎及核心制度解析(上)

價格: ¥130
AI總結 要點回顧 用戶評價
關鍵詞
  • 新公司法
  • 公司法修訂
  • 市場經濟
  • 公司
  • 利潤分配
  • 股權轉讓
  • 公司治理
  • 盈利法人
  • 產權保護
  • 企業家精神
  • 債權人利益
  • 認繳制
  • 公司章程
  • 董事
  • 監事
  • 高級管理人員
  • 中小股東利益
  • 公司法
  • 強制性規范
  • 章程
全文摘要
2023年底通過的新公司法將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實施,被視為促進市場經濟、完善企業現代制度與弘揚企業家精神的關鍵舉措。該法圍繞資本制度、利潤分配、股權轉讓、公司治理、風險防范及手續便利化等核心方面進行了修訂,旨在平衡債權人、中小股東利益,保護交易安全,鼓勵投資并強化國家出資公司地位。修訂涉及法律條文數量、內容范圍及價值取向的重大變化,同時強調了公司法、公司章程與股東協議之間的關系,以及公司制度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價值。新法還規范了公司名稱使用及提升了股東名冊的重要性,從企業家視角深入解析了其對市場和企業運營的深遠影響。
章節速覽
  • 00:16
    新公司法對企業市場經濟影響的課程介紹
    這門課程圍繞2023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新公司法展開,詳細解析其對中國經濟市場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課程分為五個部分,涵蓋了公司法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資本制度、利潤分配及股權轉讓制度、公司治理制度,以及股東與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面臨的風險與防范策略。最后,探討新公司法在制度簡易化和手續便利化方面的修訂對股利投資的影響。整個課程分上下兩部分,總時長3小時。
  • 01:49
    公司概念的歷史沿革及法律定位
    1993 年我國正式有公司法,其誕生歷經較長過程,1988 年《私營企業暫行條例》出現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對中國快速公司化意義重大。1993年采用法定資本制,此后 1999 年、2004 年、2005 年、2013 年、2018 年、2023 年底多次修正或修訂,修正為小改,修訂是大改,各次有不同調整內容 。
  • 05:08
    回顧我國公司法的誕生及歷次調整
    本次公司法修訂著重于加強債權人和職工的利益保護,通過設立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等機制,旨在平衡公司內部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同時確保交易安全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修訂還特別強調了在特定情況下,債權人可以穿透公司向股東、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追究責任,以保護其權益。此外,公司法修訂也關注了大股東與小股東、董事或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力求通過法律規范解決這些核心問題。
  • 09:15
    2023年公司法修訂的核心目標與內容解讀
    此次公司法修訂共進行了七次,其中2005年和2023年為重大修訂。修訂后從原有的218條增加到266條,新增或修訂的條文達到228個,其中完全新增的條文有112個。修訂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中國特色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強調產權保護和鼓勵企業家盈利。同時,修訂還著重于平衡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和促進交易安全。
  • 11:45
    公司法修訂:從認繳制變化到產權保護
    本次公司法修訂將原有的全面認繳制修改為有限認繳制,要求認繳資金在五年內繳清,旨在保護債權人利益。修訂的重點包括完善產權保護機制、平衡中小股東利益、鼓勵投資及強化國家出資公司的地位。這些變化反映了對公司法評價的一個重要維度:是否鼓勵投資。此外,還特別關注了公司作為法律虛擬主體的運作和相關法律關系,強調了創始人及股東在公司運作中的角色。
  • 14:43
    公司法修訂:強化債權人與職工保護及內部關系平衡
    本次公司法修訂著重于加強債權人和職工的利益保護,通過設立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等機制,旨在平衡公司內部股東、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關系,同時確保交易安全和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修訂還特別強調了在特定情況下,債權人可以穿透公司向股東、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追究責任,以保護其權益。此外,公司法修訂也致力于解決股東與債權人、大股東與小股東、董事或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的核心問題,以維護公司運營的公平與透明。
  • 18:11
    公司法、章程與股東協議的關系
    在公司成立和運作中,公司法、章程和股東協議三者之間存在緊密聯系。公司法被視為一個標準的契約,為股東提供通用規范,減少制定復雜章程的需要。章程中,股東可以自由約定某些事項,但必須遵守公司法中的強制性規范。股東協議與章程的關系中,原則上股東協議的約定優先,但若違反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則以章程為準。這體現了公司法既有管制含義也允許一定程度的自由約定。
  • 20:45
    公司法修訂對有限責任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影響
    公司法修訂維持了將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二分法,強調了有限責任對于市場經濟的重要性。有限責任鼓勵投資者敢于承擔風險,因為失敗后僅需對出資部分承擔責任。兩類公司在出資形式、注冊資本及股東權利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實質上都是為保障資本的投入和使用。此外,討論了股權和股份的概念區別及其在法律和民法典中的應用,以及出資證明書和股票作為股東權利證明的作用。
  • 24:59
    公司股東名冊的重要性及公司名稱規范
    討論了公司股東名冊的重要性,特別是在確認股東資格和權利方面的作用。同時,通過案例分析,指出并非所有公司名稱都必須包含“有限”二字,特別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根據公司法規定,可以簡稱“股份公司”,不包含“有限”二字。
思維導圖
原文
2023 年 12 月 29 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并發布了新的公司法,將從 2024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新公司法是當下的一個持續熱點,我們相信,在新公司法實施之后,對于中國市場經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從實務的角度、從企業家的視角,重點選擇了公司法當中的一部分內容,給大家開設了這門課程。第一部分,給大家介紹一下公司及公司法在市場主體以及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從資源整合的角度,介紹新公司法的資本制度;第三部分,從利益實現角度,介紹新公司法的利潤分配及股權轉讓制度;第四部分,給大家介紹新公司法的公司治理制度;第五部分,重點介紹一下在新公司法下,股東以及董事、高級管理人員面臨的風險及如何防范;最后,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這次新公司法的修訂,在制度的簡易化和手續的便利化方面,對于鼓勵投資的影響。整個過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一共三個小時,上部分一個半小時。下面我們進入第一部分,公司的概念。實際上,公司是一個舶來品,在我們中文里邊,在古文當中是沒有公司的概念的,最早出現在東印度公司,它自稱是公班衙。對于公班衙,有一個概念,就是為群商捐資出本錢,共同做生意。從這句話大家就可以看到,它是一個要把錢整合到一起,然后大家在一起共同做生意的組織。所以大家有沒有想過,公司概念本身,這兩個字我們拆開來解,公就是共同,司就是主持管理的意思,那就是大家要共同管理這么一個法律主體。在我們中文里邊,第一次正式出現在法律里邊是 1903 年,在清朝政府的《大清公司律》中。那我們回到民法典上,對于公司的定位,公司屬于企業法人,屬于盈利法人,屬于法人,概念是從小到大。這里,特別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盈利法人,民法典對于盈利法人的定義,是指以獲取利潤為目的,并且要分配給股東等投資人的法人,叫盈利法人。我們講的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而且是要分配,這一點實際上對于公司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講要保護企業家精神,或者說我們要保護民營企業的產權,其實核心的一點就是我們要認可這樣一個盈利的正當性,還有盈利分配給產權人的正當性。公司只是市場主體中的一種,除了公司之外,還有大量的其他主體,比如說我們自然人,法人是一個在法律上虛擬出來的主體,法人對應自然人。我們自然人里邊,還有特殊的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盈利法人有公司,公司里邊又包括兩類,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當然在我們國家,還有一種特殊的企業法人,全民所有制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另外,我們還有一些非法人的組織,我們經常會聽見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就是它們不具備法人資格,但它們屬于我們市場的主體。另外還有一些特別的法人,像我們國家農村里邊的集體經濟組織,現在的股份經濟合作社呀,還有合作集體經濟組織,有農民的專業合作社。在這些主體當中,公司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位置,從圖中大家就可以看到,它屬于盈利法人的一種,屬于企業法人的一類,當然它更從屬性上,屬于法人的大概念。作為我們關于公司法,在 1993 年我們正式才有了公司法。那我們都知道,我們 1978 年開始改革開放,從 1978 年開始到 1993 年出臺,相距了 15 年的時間,那就說明我們公司法的誕生,它還是經歷了一個很長的過程。我個人理解,我們的雛形,1988 年當時國務院發布了一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條例當中將私營企業,我們現在常說的民營企業,分為三類,一類就是個人獨資企業,第二類是合伙企業,第三類是有限責任公司。說有限責任公司出現在了一個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層次的條例當中,是 1988 年。1988 年,出臺了公司法,那對于我們國家來講,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因為公司,曾經有西方的經濟學家認為,公司是人類在制度層面最偉大的發明之一,那可甚至于和蒸汽機這樣導致了工業革命的發明,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曾經還有一個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認為,我們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的快速公司化。公司法的出臺和誕生,它對于我們中國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快速公司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93 年公司法出臺的時候,是采用的法定資本制,必須要全部一次性實繳,而且對于可以出資的財產,有很多的限制。后來,1999 年有過一次修正,放寬了知識產權這樣一些出資比例的限制,原來最早是 25%,后來放寬到了進一步允許你自行決定。到 2004 年的第二次修正,這次修正范圍很小,主要是取消了溢價發行股票原來要報國務院批準,2004 年的修正取消了這樣一個需要批準的程序。到 2005 年,是一次重大的修訂,這次修訂主要是更加適應市場經濟這樣一個需求,對于市場主體或者說法律主體,要給予更多的自主權,然后更加強調公司章程,在我們成立公司的時候,我們有更多自由、自主決定的空間,這是 2005 年的第一次修訂。在 2013 年的時候,有一次第三次的修正,這次是資本制度一個很重大的變革,那就是我們現在現行的公司法里邊的認繳制,全面的認繳制,或者是說沒有什么限制的認繳制,就是在 2013 年的第三次修正中進行的資本制度的變革。在 2018 年,有一次第一次修正,也比較小,主要是完善公司的回購制度。那我們今天講的新公司法,就是在 2023 年底進行的這一次修正,這是一次全面的重大修改。這大家就可以看到,從圖中使用了兩個詞,一個是修正,一個是修訂,實際上來講,這是有一個重大的區別,在立法的術語上,修正就是小修小改,部分條文的修改,修訂那就是大修大改,整個規則的重大調整和全面的修改。那我們可以從這次 1998 年出臺之后,這幾次修改,一共是七次,其中有兩次使用了修訂,一個是 2005 年,一個就是 2023 年,這兩次屬于重大修訂。所以這次公司法的修訂,大家是可以認真去學習學習,包括我自己也認真學習了幾遍,為了開發課程,又認真進行了研究。2023 年公司法的修訂范圍非常大,那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修訂前 218 條,修訂以后 266 條,增加了 48 條,然后刪除了 16 個條文,新增修訂的條文里邊 228 個。那我們可以看一下,266 個里 228 個條文,其中都有增加或者是修訂,其中完全的增訂的就 112 個條文,那可以看到,這次修訂的范圍非常大。這一次修訂,它的目的和目標,主要是我們可以從第一條當中,我們公司法的宗旨當中,這次修訂增加了一句話,其中有兩個點,第一個點,是完善中國特色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第二個,是弘揚企業家精神。我們前面講到,企業家精神它需要有兩個基石,一個基石,就是產權保護,我做一個企業,把它做起來了,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那財富需要仍然是我的,而且我財富要能夠持續地傳承下去,能夠獲得保護,那我才有動機和動力去做這件事情。第二個,我們就是剛才講到的,我們要鼓勵企業家去盈利,企業家盈利,就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之一。這兩句話,概括了 2023 年公司法修訂的目標和核心的價值取向。當然我個人認為,這一次修訂,可能最重要的點,或者社會整個層面更關注的點,實際上是第一個點,平衡債權人的利益保護,促進交易安全。那我們從一個原來的沒有限制的,全面的認繳制,修改成為了一個有限的認繳制,大家特別關心,原來你是認繳可以 20 年 30 年,我可以認繳 10 個億,30 個億,反正我也沒有限制,這次有很多的制度,其中最關注的就是在五年之內,要繳清最長不能超過五年,這樣一個變化,實際上更多的就是基于保護債權人利益。所以從角度上講,我認為這次公司法的修訂,在某種意義上講,我覺得從產權保護和企業家精神這樣一個維度上看,其實還并不是很強,所以你看我把完善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產權保護,其實放在了我們這次修訂價值取向的最后一位。第二位,是平衡中小股東的利益保護,特別是我們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里邊的,涉及到中小股東利益保護的相關制度,主要是為了健全資本市場的基礎性制度。第三一個點,是回應一些現實的需求,對一些制度進行了簡易化,還有手續的便利化,要鼓勵投資。其實一個公司法的好與壞,或者良法,當然不能叫惡法了,或者是說公司法是不是一個良法,其實很重要的一個評價的維度,就是說是不是鼓勵投資。第四個,價值取向,就是強化了國家出資公司的地位,并完善其治理機制,我們這次專門有一個章節,叫國家出資公司。第四個,完善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產權的保護,里邊也有一些細節的修改,能夠體現出這一個維度的價值取向。公司是組織法,是一個規范公司作為一個組織的設立、運作和它的一些相關的法律關系的一個部門法。
那我們來看一下,有一個創始人,核心創始人,他往往會成為公司的大股東,然后去聯合其他的合伙人、小股東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它是一個法律上的虛擬的主體,它需要有一些人,這些自然人,這些生物意義上的人,才能讓這家公司,從一個虛擬的主體,讓它成為一個能夠正常運作的活生生的主體。首先股東要去做什么呢?聘請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同時,還要去聘請監事,來監督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那我們這次公司法的修訂,在董事會上設立了監事,設立了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在一定的情形下,可以代替原來的監事會和監事。光有董監高還不行,是吧?更需要大量的員工、職工,需要解決公司和職工之間的法律關系。那我們這次公司法的修訂,在第一條關于公司法的宗旨當中,第一次把職工,這樣一個特定的主體,列在了第一條宗旨當中,又更加地強調在公司法當中,對于職工利益的保護。在公司運營當中,會產生大量的債務,就會有債權人,比如有銀行貸款,銀行就是公司的債權人;有經營性的活動,那么經營性的債務,這些交易對方,也是公司的債權人。那么,債權人實際上是公司的外部關系,其他的,大股東、小股東、職工、董監高,那都是公司的一個內部關系。那我們來看一下,債權人他除了和公司發生關系之外,那我們在公司法呀,在很多場景下,會讓債權人穿透公司,面對大股東、小股東去追究責任,這也是我們這次公司法修訂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前面我們講到,本次公司法修訂,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平衡債權人利益的保護,然后保護市場經濟中的交易安全,所以這條紅線,是這次公司法修訂當中的很重要的一個點。債權人不僅可以在某些場景下去找股東,甚至于可以直接去找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來承擔一定的責任。所以你看,我們這次公司法的修訂,對于債權人的保護,是非常強調的。董監高,實際上是受股東的委托,然后去對公司進行管理,或者是履行相應的監督的職責,股東和董監高的關系,它也是公司法要規范的很重要的法律關系。其實我們簡單地來說一下,我們說公司法呀,其實要解決幾個核心問題,就是 “三黑”。第一個,說是股東黑債權人,那我們銀行貸款的合同當中,經常會說,如果說大股東抽逃了公司的資產,然后或者是說,你進行了些重大的資產處置行為,你要通知銀行,就是為了避免大股東黑債權人;第二個是大股東黑小股東,是吧?就是說大股東或者說實際控制人,這樣的是損害小股東利益;第三,就是我們的董事或者是管理層,黑股東。這里邊就是核心的機制,是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公司法,我們是一個規范公司的成立和運作的法律。除了這部法律之外,我們都知道,我們成立公司肯定要制定一個章程,然后可能在成立章程之前,我們往往還會簽一些股東協議。公司法、章程和股東協議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這就要回到我們,公司法是一部什么樣的法律。在西方國家對于公司法的定義,認為它是一個標準的契約,就是標準的合同。就說,本來我們假如說甲乙丙三個人,要成立公司,假如沒有公司法,那我們三個人,就要寫非常復雜的章程,或者股東協議。公司法,就替甲乙丙,把這些通用的規范、通用的這些規則,都寫好了,那你這樣,你就只需要去約定,你們三個人之間的特殊的事項。這里邊就是說,那我們就可以把公司法,視為我們章程的一個前置的文件,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公司法當中,其實有很多并不是說你可以選擇適用,而是說你必須適用的強制性規范,比如說我們用了很多詞語叫,很多地方都運用了 “應當” 詞,實際上就是你必須的,你是不能夠選擇的,就說明我們的公司法,其實是有一定的管制的含義,這些就是強制性規范。當然有很多任意性的規范,就是你章程可以自由約定,后邊我們會看到,其實說全體股東也好,或者是多數股東同意也好,實際上你都可以做出自由的決定,然后,排除公司法的原則性的這樣一些條款。章程可以自由約定的,在新的公司法里邊都有 30 - 40 項。這里邊我們就還講,章程里邊,你可以有一些你可以自由去約定,有的,你是必須得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來。那股東協議,股東協議跟章程之間,有什么關系,那你說我股東協議,能不能跟章程不一致,也是在我們實務當中,經常碰到的問題。從原則上來講,如果股東協議和章程約定不一致,應該以股東協議為準,當然如果股東協議的約定,違反公司法的強制性規定,你約定的效力,就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之下,應該以章程為準,所以還是要分具體的情況。我們公司法,這次修訂,并沒有改變我們公司的二分法,就是把公司分成兩類,一類是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有限公司;第二類,是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股份公司。地方我們講在全村里邊,大家可以看,都有 “有限” 兩個字,其實我們講為什么說公司制度,對于市場經濟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制度,其實很核心的一個點就是 “有限” 兩個字。公司制度有兩個核心的基礎價值,一個就是有限責任,第二個,就是整合資源。有了有限責任,那投資人才敢去放心的投資,才去博弈,我把我自己的財產的一部分,去投資一個事業,那是有風險的,事業是有可能失敗的,失敗之后,那我只就我出資的部分承擔責任,這樣,我是不是可以去冒一定的風險,是吧?因為作為在市場經濟當中的經濟活動,風險是很大的,而且是常見的。其實我們講公司,成功的公司是少數,失敗的公司是多數,所以 “有限” 的這樣一個制度安排,是公司制度成為市場經濟的一個最核心的制度之一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由于這樣一個二分法,二分法之后,它對于我們整個公司法當中,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大家要首先要有一個了解。有限責任公司里邊,股東的出資,那我們叫,公司法使用的是 “出資額”;在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他的出資,稱之為 “股款”,所有的股款,構成股本的總額,所以這是在術語使用上不同,但實際上在法律性質上,實質上是一樣的,都是注冊資本,如果實繳了都是實收資本。對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享有的這樣一個基于出資額的權利,稱之為 “股權”;對于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基于認繳納股款之后,享有的這樣一個權利,我們稱之為 “股份”。其實我們來看一下,這次做了一個針對兩類不同的公司,做了一個區分,但實際上我們在民法典上,實際上只使用了 “股權” 的概念,而沒有使用 “股份” 。民法典的 “股權”,它是屬于投資性權利的一種,從這里我們就可以看到,“股權” 和 “股份” 概念,特別是 “股權” 的概念,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 “股權” 實際上包含 “股份”。其實我們經常講,我在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有多少 “股權”,也沒有錯,那無非就是在一個廣義,或者民法典的意義上,使用 “股權” 概念。我們股東,對一家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投資之后,會取得一個證明我出資了的這樣一個權利證明,叫 “出資證明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會取得 “股票”。大家會問,“股份” 和 “股票” 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股票” 是 “股份” 的一個權利的證書,然后那個 “股份”,是以 “股票” 的一個相當于一個核心的內容核心內容,所以,大家要把 “它” 這樣一個 “股票” 和 “股份”,怎么用實際上來講,我們在指向一個權利證書的時候,一般用 “股票”,在指向權利本身內容的時候,可能用 “股份” 更為合適。“出資證明” 和 “股票”,都是發給股東本人持有的。作為公司來講,不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會有股東名冊,股東名冊上是一個證明股東資格和股東權利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法律文件,但是在我們的實踐當中,特別是有限責任公司,往往沒有這樣一個股東名冊,沒有建立這樣一個法律文件。在新公司法修改之后,就讓股東名冊的重要性,更加地重要了,后面講到股權變動的時候,大家就可以看到,股東名冊,對于股東資格和股東權利的確認,它的重要性所在。下面,我們看一個案例,我們問上一期一個問題,公司名稱都有 “有限” 兩個字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檢索一下,我們就搜索 “股份公司” 四個字,那我們就沒有 “有限” 兩個字,我們其實可以檢索到,不少的公司,它是沒有 “有限” 兩個字的,你看比如說東華軟件股份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青建集團股份公司,實際上這里面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股份有限公司,它簡稱股份公司,這樣實際上在我們的實踐當中,比較少,不多。那我們的上市公司,可能絕大部分都是全稱 “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股份公司沒有 “有限” 倆字,在公司法上可不可以,也是可以的,公司法的第七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是可以用 “股份公司” 的字樣。實際上,大家就以后就注意了,說我們公司制度的一個核心價值,是 “有限”,但是,由于我們法律規定可以,對于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簡稱股份公司,就可以沒有 “有限” 兩個字。

該課程在您的購物車中

該課程在您的待付款訂單中

您已購買該課程

開通金庫網VIP會員,享更多學習優惠

持證人開通會員,學習最多可獲25學時

登錄或注冊以獲得最佳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