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
您能否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以及您在股權投資領域的經歷?
我從2011年開始從事股權投資工作,至今已有12年經驗。期間,我參與過PE投資、并購和早期投資,并且自己也創辦過企業。在過去12年中,我見證了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多個行業周期性變化。至今,我已投資了近30個項目,其中2個已上市,1個在申報過程中,還有4個被并購及5個轉讓。這些經歷積累了一定的成功和失敗經驗,尤其是近幾年來,我在退出相關的研究和工作中完成了約150個項目的退出,并出版了市場上唯一一本專門論述股權投資退出問題的書籍。
-
要點
您能分享一下自己部分投資項目的情況嗎?
當然可以。我最早投資的新能科技已成功上市,投資回報較快,大約在一年左右實現十倍回報。另外,今年投曼因斯特項目三年左右已獲得近十倍回報,直客通項目的回報也相當高,估值從2000萬提升到4億美金。國家智能項目則是最快回報的一個例子,六個月的時間內實現了五倍回報。總體來說,雖然有些項目取得成功,但也有一些失敗案例,但成功的項目數量占比較高,約40%的項目能夠成功退出。
-
要點
私募股權基金個人LP投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對于個人LP而言,投資私募股權基金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為了賺錢,盡管行業內外的目的可能不盡相同,但大多數個人LP的主要目標都是實現投資回報。
-
要點
您如何看待高凈值人群的資產配置問題?
高凈值人群可按可配置資產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可配置資產超過一億的人群,他們通常擁有兩億甚至更高的總資產,事業成功并擁有專業團隊管理資產。這類人群在金融資產配置上有豐富的選擇,可以涉及固定收益、銀行理財產品、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如藝術品、保險等),采用綜合的資產配置策略,并可能通過家族辦公室等方式來管理和增值資產。
-
要點
在5000萬到1個億資產規模的人群中,他們的資產配置和投資決策主要依靠什么?
這一類人群由于缺乏獨立管理資產的能力和理念,通常會聘請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私人銀行或信托公司來提供相關服務,并通過親戚、太太、子女等進行資產配置。他們的投資判斷很大程度上基于理財師或私人銀行理財經理的信息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長期信任關系,這可能導致信息不對稱和利益不一致的問題。
-
要點
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到5000萬之間的這一人群有何特點?
這部分人群屬于“豐富”人群,雖不屬于完全財富自由,但已基本實現自由狀態,但仍存在不安全感,希望提升家庭財富。他們多數情況下由老板本人管理財富,且可能更傾向于激進的投資配置,但由于資產規模適中,更多依賴于第三方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服務,同時面臨主營業務經營和正常工作導致的投資理財時間有限、專業度不足的問題。
-
要點
可配置資產在5000萬到1000萬的“小富人群”在中國市場上面臨什么痛點?對于高凈值人群來說,在投資理財方面存在哪些困難和挑戰?
在中國市場上,這類“小富人群”數量龐大,他們在北上廣深等地雖然有一定的經濟壓力,但仍想往上提升財富等級。他們通常圍繞主業進行投資配置,選擇相對保守的產品,如固定收益、銀行理財等。然而,由于缺乏專業團隊支持,只能依靠三方財富和私人銀行的推薦進行投資決策,而這些機構的利益導向往往與投資者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傭金驅動而非真正基于客戶需求提供專業服務的問題。高凈值人群在投資理財上遇到的主要問題是利益關系不一致,尤其是對于第二、三層次人群,他們在資產規模達到一定水平后極度需要專業的投資標的,但自身專業能力有限,無法組建高成本的專業團隊進行管理。而目前市場上的交易大多以傭金為導向,賣方支付給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和理財師的管理費容易導致雙方利益錯位,賣方更關注銷售產品而非長期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因此,高凈值人士需要制定合適的資產配置總體策略,明確風格定位,并遵循紀律執行。
-
要點
高凈值人群在財富管理上,當個人資產達到5000萬以上時,他們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當個人資產達到5000萬以上時,高凈值人群尤其是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群體,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更加穩健的收益。他們會傾向于降低投資風險,追求在保障不賠的前提下提高勝率,而不是過分追求高賠率。
-
要點
對于高凈值人群,如何制定年度資產收益目標?
高凈值人群在當前低利率低回報的時代背景下,應綜合考量風險與收益,設定一個合理的年度資產收益目標,例如年化10%至15%。這樣的目標在具備一定專業技能和技巧的情況下是可以實現的,并且對于擁有5000萬資產的人來說,每年實現500萬利潤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狀態。
-
要點
確定資產回報目標后,投資者應如何分配資產大類?
投資者在確定了資產回報目標后,需要決定將資產分配到哪些大類上,如股權、固收、二級市場和其他投資。并針對每一類資產進一步確定投資比例,以達到風險分散的目的。不能僅憑收益目標越高越好這一觀念來決定風險承受能力,而應在穩健和保本的基礎上追求收益。
-
要點
在資產配置方面,有哪些不同類型的資產及其收益率參考?
資產配置包括定期存款(年化收益率約2%-3%)、國債(年化收益率約3%)、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可能在4%-5%之間,根據存款金額大小有所差異)、信托產品(年化收益率近年約為6%)、股票(收益波動性大,公募基金有時會出現虧損,但好的年份可達到年化20%左右)。此外,股權投資也是一個收益方差較大的類別,總體而言,年化15%-20%是可行的水平。期貨由于風險極高,不建議個人投資者參與。
-
要點
對于高凈值人群,如何進行股權類資產的選擇?
高凈值人群在選擇股權類資產時,可以考慮投資盲池基金、母基金、專項基金以及新興的S基金等幾類。對于母基金,雖然它能分散投資于多個投資機構,但從業經驗表明,大多數母基金的LP并不賺錢,即DPI(分配收入/投入資本)小于1,意味著本金尚未回收。因此,在選擇股權類資產時,需要謹慎評估各類別資產的風險收益特性。
-
要點
為什么說母基金大多數過去是不賺錢的?
母基金不賺錢主要是由于兩方面原因。首先,母基金收取兩道管理費,一是對自身管理收取1%的年管理費,二是其投資的子基金通常會收取2%的年管理費以及Carry(業績報酬),Carry一般是基于子基金回報超過一定比例后收取20%的激勵費。這些費用結構導致母基金收益被顯著削減。
-
要點
為什么說母基金能保證整體投資收益很難?對于盲池基金的投資應持何種態度?
因為母基金將資金平均分配給了大量GP,而其中大部分GP的投資業績并不理想,甚至多數為負收益。若配置在這些不賺錢的GP上,要實現整體投資收益大于1(即DPI大于1),難度極大。對于盲池基金,建議投資者要小心謹慎,尤其是股基金,盡量避免投資,而芒市基金則可以適度參與但需保持警惕。這是因為不同GP的業績差異很大,即使同一家GP的不同期基金業績也會有顯著變化,導致DPI大于1的盲池基金比例并不高。
-
要點
第二個導致母基金可能無法遴選到優秀GP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個原因是母基金在遴選GP時存在挑戰。一方面,母基金在中國市場存在時間相對較短,經驗不足;另一方面,母基金內部負責篩選GP的人員往往缺乏實際直投經驗,容易受到GP的忽悠或包裝,無法準確判斷和挑選出最優秀的投資機構。
-
要點
DPI超過2意味著什么?
DPI超過2意味著在八年的投資周期內,投資回報率達到了單利超過10%的水平。例如,DPI為1.8可能只實現了約10%的年化回報。在中國市場上,能實現長期且穩定的高DPI(如2以上)的盲池基金是非常優秀的,值得長期追投。
-
要點
專項基金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專項基金是專門用來投資某個或1到2個特定項目的基金,其運作模式中,GP(普通合伙人)會向LP(有限合伙人)推薦投資項目,并解釋項目情況。LP在充分了解項目后決定是否出資,相比盲池基金,專項基金讓LP擁有更多信息主動權,因為LP可以直接參與決策,選擇投資哪個項目。
-
要點
專項基金有哪些風險和優勢?
專項基金的風險在于投資相對集中,如果所投項目失敗,整個基金可能無法盈利。但同時,由于其針對性強,如果押中成功的項目,如理想汽車等知名案例,收益也會非常可觀。對于LP而言,風險較大,但也有可能帶來較高回報。
-
要點
S基金是什么?它與其它基金有何不同?不同類型的基金在投資期限、管理費和回報上有什么區別?
S基金是一種針對已經投資了一段時間(如5-7年)的基金進行再投資或退出的方式,其投資對象相對確定。相較于盲池基金和專項基金,S基金更側重于處理部分LP或項目的退出需求,投資周期通常在5-7年之間,管理費率也相對較低。忙時基金投資期限較長,一般為7-10年;專項基金由于主要投資中后期項目,周期較短,約3-5年;母基金則更長,通常為7-12年。在管理費方面,芒市基金收取比例較高,每年2%,而專項基金較低,為3-5年每年2%。母基金因為涉及雙重收費,每年約3%,S基金則在1-2%之間。在回報方面,忙時基金DPI大于1的比例較低,專項基金由于投資周期短且有明確的投資目標,成功IPO的可能性較高,因此DPI大于1的比例相對較高。
-
要點
投資各類資產時,LP應如何決策?
作為LP,在選擇資產類別時,首先要考慮在固收、理財、二級市場、一級市場(如股權投資)以及信托等多種資產類別中分配的比例。然后,在確定將股權投資作為一部分后,需要進一步決策將資金投入母基金、盲池基金、專項基金還是S基金等具體產品中,因為每種股權投資資產類別的風險收益特征各異,做好這樣的資產配置和類別選擇是LP投資決策中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