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點
為什么選擇從銀行端來分享家族信托的營銷實務?分享內容將涵蓋哪些方面?
因為當前家族信托的主要客戶來源渠道就是銀行端,與京滬網的學員們密切相關。分享內容將分為三個部分:首先介紹家族信托2.0時代的發展變化概況;其次梳理家族信托的營銷流程,包括切入點、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最后做營銷復盤和業務推動方面的分享。
-
要點
家族信托在發展過程中的變化情況如何?
家族信托經歷了從早期客戶對信托認知模糊到監管層面對信托業務分類重組、倡導力度加強的過程。尤其在2023年,銀保監會發布了信托分類指引,將家族信托定位為資產服務信托的重要組成部分。
-
要點
家族信托何時進入到了2.0時代,并表現出哪些顯著變化?
家族信托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經歷了從1.0版本到2.0版本的轉變,這一過程中,信托目的變得更加多元化,更注重資產隔離的實際效果;定向傳承成為核心功能;財產管理形態更加豐富,涵蓋了多種資產類型;信托架構也更為完善,出現了結合家族治理的長期、永續信托以及設立監察人角色等新特征。
-
要點
家族信托1.0版本的特點是什么?
家族信托1.0版本主要以2015年至2018年期間為主,當時客戶對家族信托的認知較為初級,更多是出于理財驅動和資產隔離的需求。信托架構簡單,期限短,通常以委托人自身為受益人,并未充分考慮傳承性安排。
-
要點
在信托領域中,現在的客戶對于信托的使用方式和期望有哪些變化?客戶對信托中資產隔離訴求的具體變化是什么?
現在超高凈值家族客戶在信托中會設立監察人委員會和投資決策委員會,并通過信托合同約定管理動作。在財富實力體量稍大的客戶(約5億左右)中,也會保留監察人角色。此外,信托期限顯著延長,平均簽約年限從20-30年到40-50年不等,這反映出客戶對信托工具的信任以及對受托機構服務的認可。客戶對資產隔離的需求變得更加堅實,尤其是張蘭案件后,大家更加關注信托的設立是否真正能夠實現財產隔離。許多客戶在信托條款中明確提出要求不可撤銷信托,以加強對財產隔離的保障。
-
要點
在家族信托2.0版本中,委托人能否修改信托中的核心條款?
在家族信托2.0版本中,委托人不能直接修改信托合同中關于不可撤銷的核心條款。這些核心條款一旦設定,只有由受益人代表組成的監察人委員會按照公司治理機制投票表決才能修改,從而剝奪了委托人自行修改的權利。
-
要點
高凈值客戶選擇家族信托時如何看待控制權的問題?
高凈值客戶在選擇家族信托時,開始接受并理解在家族信托2.0時代,如果追求絕對控制權,可能就無法實現資產隔離的核心目的。客戶需理性看待工具在家族財富管理過程中的發展變化,并做好接受可能的風險挑戰的心理準備。
-
要點
對于家族信托2.0時代的理解和展望是怎樣的?
在家族信托2.0時代,專業人士需要有前瞻視野,關注諸如不可撤銷及酌情分配方案等日臻成熟的新趨勢,并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積累,以更好地服務客戶。在這個階段,信托管理的往往是客戶的核心資產,并涉及家族后代成員的培養和傳承激勵機制的設計。
-
要點
在2.0時代,信托投資有哪些主要特點?為什么說信托投資目前處于中間態?
進入2.0時代的信托投資有五大特點,分別是跨國稅務籌劃的最大化、資產配置的專業化、慈善需求的定制化、信托投資的國際化以及資受托資產多元化。這些特點體現了信托投資在家族財富管理中的精細化和全球化趨勢。目前信托投資的多元化主要在家族信托中有所嘗試和試驗,但尚未形成一個主流策略來解決實際問題。多數情況下,信托端仍然遵循“境內資產境內配,境外資產境外配”的原則,即境內外投資有一定的切割。
-
要點
國內信托公司的現狀如何?
目前國內有67家信托公司,根據股權結構可大致分為央企控股(如中航、五礦、華潤等)、金融機構控股(如中信、建信、交銀等)、地方控股(如山東國際信托、北京國際信托)以及民營企業控股(如華潤信托、川信等)。信托公司間存在明顯的實力差異,且信托服務的同質化現象并不顯著。
-
要點
信托公司間的差異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信托公司間的差異化主要源于其戰略定位,而戰略定位又受到公司股權結構的影響。例如,建信信托作為行業第一且擁有母子公司架構,能夠通過緊密的合作關系和網點優勢提供高效、一致的服務體驗。同時,不同信托公司在資產服務類信托、資產管理類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等領域展業范圍廣泛,因此整體展業風格具有顯著差異。
-
要點
合作型信托公司(如招行信托)的優勢是什么?
合作型信托公司在與大型商業銀行(如招行)合作時,能夠整合資源并共享服務網絡優勢,從而實現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和業務創新。招行作為零售大行,在財富管理領域具有絕對優勢,不僅提供豐富的資產管理經驗和資產配置策略,還通過自身團隊建設不斷提升服務鏈條的專業性和閉環性。合作公司雖面臨服務標準差異化帶來的挑戰,但總體上有助于提升信托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
要點
在金融行業中,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和選擇合作伙伴?
在金融行業,尤其是信托、券商等子領域,職業規劃時應選擇能實現同頻合作的機構進行合作。這是因為不可能在母子公司、兄弟公司和合作公司之間頻繁跳槽,一個健康的職業發展周期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時間來在一個類型的企業內提升職位或擴展業務區域。無論在何種類型的集團機構工作,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差異化定位。
-
要點
家族信托業務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如何?
根據中信登官方數據,從2021年到2022年,家族信托的委托戶數增長顯著,產品數量從大約12500家增加到了接近25000家,實現了翻倍增長。同時,實收規模也從約2500億增長至5000億左右,同樣實現了翻倍。并且,已有近九成信托機構開展了家族信托業務,其中頭部十家信托公司的規模和數量占到了75%以上。
-
要點
銀行在家族信托業務上的布局情況如何?是否存在因未充分利用家族信托業務而錯失商機的實際案例?
盡管中農工行未在年報中披露家族信托的具體管理規模,但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招行、平安、中信、光大、民生、浙商等在2022年年報中都披露了家族信托業務的重要展業情況。這些銀行將家族信托視為四行業務的重要增長極,但同時也提出了挑戰,即如何說服領導層和支行網點將工作重心轉向家族信托,并解決由此帶來的中間業務收入(中收)、資產管理規模(AUM)以及存款結構調整等問題。有一個真實的案例來自陜西省某家分行。在2022年初的旺季營銷期間,該行通過排查發現一筆1.3億元的大額存款來自一個家族的兩個個人賬戶。然而,當支行行長試圖以此為基礎向客戶推銷其他金融產品時,客戶表示資金短期內不會轉走,但并不打算長期投資于銀行的金融管理服務。最終,客戶計劃將資金用于購買房地產,以確保后代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的穩定生活。這個案例揭示了在經濟形勢變化下,部分富裕客戶對于家族信托的需求轉向了穩當保值的投資方式。
-
要點
客戶購買房產的資金規模大約是多少?
客戶購買的房產價格在三億以上。
-
要點
對于客戶購買房產并出租經營的想法,您怎么看?
我分析了宏觀形勢并指出,若以租金回報率為3%-4%來考慮投資,實際上可以推薦更優的投資項目。但客戶可能更看重房產的長期傳承價值,并非短期出租運營。
-
要點
為什么這個案例與家族信托有關聯?
因為客戶購買如此大規模的房產且長期持有,表明他可能有將房產作為長期傳承持有的打算,這正是家族信托能夠提供解決方案的商機切入點。
-
要點
客戶購買房產是否應該以個人名義還是公司名義?
由于房產購置后需要有公司作為載體進行管理和運營,且從長遠來看,個人名下管理維護成本較高,因此更推薦以公司名義購買,并結合股權家族信托進行傳承規劃。
-
要點
家族信托業務如何幫助銀行捕捉此類商機?
如果能切入這個業務,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家族信托方案,不僅能解決客戶當前的現實問題,還能實現金融資產的有效傳承,從而讓銀行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促進家族信托業務的發展。
-
要點
銀行在面對客戶需求時應該如何應對?
銀行應關注客戶需求頻率而非自身的發展階段,主動調整營銷策略,從單純介紹信托的功能轉向具體為客戶規劃信托目的和資產配置。
-
要點
對于案例中的山東行客戶,他們提出了什么具體訴求?
客戶希望銀行協助出具股權架構重組的具體方案,而非簡單的非金融服務咨詢。
-
要點
支行行長或網點負責人對家族信托業務的了解程度如何?
大部分支行行長和網點經理對家族信托業務了解不足,無法有效傳遞客戶需求給了解該業務的人,導致市場需求與銀行服務之間存在斷層。
-
要點
在家族信托領域,為什么很難做到百事通,以及在營銷流程中如何形成閉環思維導圖?
在家族信托創新時代的2.0版本中,尤其是家訊通領域,由于知識面廣泛且不斷更新,很難做到無所不知。營銷流程上需要構建一個大的閉環思維導圖,涵蓋各種知識的學習,但形成閉環本身的意義可能不大。關鍵在于利用現代分工的優勢,專注于銀行端的基礎知識和客戶需求開發。
-
要點
銀行端如何讓客戶信任并選擇與其合作?為何不應該一次性將所有細節都向客戶講明白?
銀行端應重點展示整個團隊的專業性和精英性質,而不僅僅是個人能力。通過團隊化作業、持續的服務以及在各自領域積累的經驗,讓客戶從對團隊的信任中獲得安全感和信心。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家族信托業務升級的背景下,過度詳細解釋可能導致客戶產生抵觸心理,錯過更多的商機。保持適當的信息分享有助于激發客戶進一步合作的興趣和探討欲望。
-
要點
在銀行內部培訓體系豐富的情況下,為何仍有客戶方案推進困難的現象?
盡管銀行有豐富的線上培訓資源和層級多樣的培訓體系,但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客戶對復雜方案猶豫不決、推進緩慢的問題,這引發了對培訓效果和實際應用場景之間是否匹配的思考。
-
要點
專業特長對個人在銀行系統內職業發展的影響是什么?對于在銀行從事家族信托業務的專業人士來說,需要具備怎樣的專業知識深度?
擁有專業特長的專業人士在銀行系統內能夠快速脫穎而出,成為業務骨干。例如,從對公信貸經理轉為私行客戶經理后,雖然缺乏個人零售業務經驗,但憑借法律背景進入家族信托領域,通過系統學習和定位自身角色,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果,并在所在機構內迅速提升家族信托業務的市場份額。在銀行端從事家族信托顧問工作時,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成為信托經理或信托監管機構的領導,而是要結合業務條線的需求,達到足夠的專業知識水平,能夠勝任家族信托顧問的角色,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積累和學習,以實現職業發展的事半功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