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搜索
2017-07-17 15:03
北京時間2017年3月20日晚(當地時間20日早晨),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大衛·洛克菲勒(DavidRockefeller)在家里逝世。101歲的傳奇人生,在睡夢中畫上句號……
101歲,世界上最老的億萬富豪
1915年6月12日出生于紐約,大衛·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他爺爺靠石油生意起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大衛·洛克菲勒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第三代,在紐約市最大的私人住所里長大,貼身男仆、客廳女仆、護士和家庭女仆隨處可見。據說,在每天晚上用餐時,即使沒有客人,他的父親會戴著黑色領結,母親則會穿著正式禮服。
他和兄弟們去第五大道溜旱冰的時候,司機都會開車跟著,他們一旦累了就可以上車休息。他們在郊外的別墅堪比《唐頓莊園》,一度解決了周圍村莊的就業問題。
1942年,27歲的大衛·洛克菲勒入伍,進入美國陸軍服役。二戰期間曾在北非和法國戰場上服役。到1945年,他以上尉身份退役。
傳說中的高富帥,顏值還是相當高
退伍后,1946年,他開始了自己作為一名銀行家的職業生涯,最開始擔任的是Chase National Bank銀行的一名助理經理,隨后這家銀行在1955年與Bank of Manhattan Company合并,從而組建了大通曼哈頓銀行。
剛開始他并不是大通曼哈頓銀行的首席執行官,直到1969年他出任大通曼哈頓銀行的該行董事長,并成為的首席執行官。然后,他就將這家銀行的"足跡"擴展到了幾乎每塊大陸。
到1976年,大通曼哈頓銀行的總運營利潤為1.05億美元,國際部門貢獻的運營利潤占據了高達80%的比重。不過,大衛·洛克菲勒過度專注于海外擴張仍然受到詬病,很多人認為這是大通曼哈頓銀行美國國內業務落后于其他銀行的主要原因。
從1974年到1976年之間,大通曼哈頓銀行的盈利下降了36%,而它的一些競爭對手--美國銀行、花旗集團、ManufacturersHanover和J.P.摩根等,在同期實現了盈利12%到31%的增長。
1974年時發生的經濟衰退給大通曼哈頓銀行帶來了重創,當時這家銀行在低迷的不動產行業中擁有龐大的貸款組合,這直接導致了大通曼哈頓銀行的不良貸款組合是所有大型銀行中規模最大的。
內外交困時期,大衛·洛克菲勒一方面理順銀行事務,另一方面著眼整個紐約的財政狀況和金融發展。在1976年到1980年之間,這家銀行的盈利增長了一倍以上,其在資產回報率方面的表現優于主要競爭對手花旗銀行
到1981年時,大衛·洛克菲勒已經帶領這家銀行恢復到了完全健康的狀態。同年,他讓出董事長的位子,繼續擔任其國際顧問委員會的主席職務,同時還充當這家銀行的外交家角色。
相較于其他銀行家,大衛·洛克菲勒還有個獨特的標簽就是顯著的外交能力,這幾乎是他一生的營銷信仰。《紐約時報》對他的評價是"他曾是全球金融事務乃至美國外交政策中的一股力量。"
在1973年尼克松訪華,打開中美關系的大門之后,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在北京拜會周恩來總理和其他一些中國官員。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并且在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周恩來與大衛洛克菲勒
他還曾經與前埃及領袖薩達特(MohamedAnwarel-Sadat)、前蘇聯領袖勃列日涅夫(LeonidBrezhnev)會面,這些會面幫助大通曼哈頓銀行成為了第一家在埃及、前蘇聯擁有業務運營的美國銀行。直到快100歲高齡之時,他還會坐十幾個小時飛機,出游歐洲。尊敬的會員:
歡迎回到金庫網這一全國理財師的網上家園。2021年11月10日,您加入了金庫網的會員大家庭,獲得了上千門精彩好課的暢學權益,并享有直播課免費參加的特權。